欢迎光临安徽天彩丝绸有限公司
栏目列表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解开“先救谁”式价值困境

时间:2018-11-12 09:48:57 作者: 点击量:

解开先救谁式价值困境

  媳妇和亲妈同时掉进水里了,你先救谁?可谓是一个时代性的且看似无解的难题。在媒体上争论不休,答案也是五花八门。各式终极答案”“搞笑版”“神回复层出不穷:

  有的从技术层面回答,说谁离的近救谁;有的从帮助弱者出发,认为要先救不会游泳的那个;有的则有较强烈的家族等级意识,认为当然要先救亲妈;有的还动了经济头脑,算计了一下,要救陪伴自己时间更久的媳妇;也有人认为,单救谁都不对,要么两个一起救上来,要么同归于尽……

  这个看似娱乐调侃的道德难题,如果只限于调侃,倒也算有趣。但仔细想来,若深究一番,就会发现,它实际反映出当代人的一种普遍价值困境,甚至暗藏着一个严肃得令人恐怖的话语圈套。

  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:

  第一,它把问题的情境设置为:一种行为的对错,完全取决于行为者的动机,根本不考虑现实的条件和过程。比如,当事人一定是水性很好,想救谁都行?媳妇和亲妈都完全没有自救和助救的能力?二人是怎样同时落水的?水情水势如何……这些都一概不经考察和说明,就直指人的内心:你先救谁?!

  第二,它预设的目的,是可以把二选一的答案,逼入你怎样做都不对的绝境。比如,男子对媳妇说:先救我妈,媳妇就说:你心里没我;男子说:先救你,媳妇则会说:连亲妈都不救,你会在意我?肯定不是真心的!”……这时的男子,岂不是走投无路了?

  第三,从它引出的各种答案来看,这种设问的思路,实际是利用了传统价值观的弱点,强化了某种话语霸权。请看,各种答案归结起来,无非是两种价值观:一是功利主义,全靠计算得失;二是道德规范主义,靠奉行既有的道德规范。这二者之间,有时必然形成不可调和的冲突,于是就成了这个案例中的死结。

  那么两种传统价值观的弱点是什么?功利主义讲究功利算计,在道德主义看来必然牺牲伦理纲常,显得无情无义;道德规范主义讲究人伦情感,但它偏向于道德秩序中特别规定的上位者,因此在功利主义看来,它对多数人尤其是下位者来说,必然是不公平的。

  两种传统价值观之间的这种冲突,是造成死结的原因,而它们的共同缺陷,则是解开死结的一把钥匙。它们的共同缺陷,是首先把当事人当成了仅仅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抽象符号,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,有个性和条件,有自己角色定位的现实的人,因此有意无意剥夺了他从实际出发做出自主选择的正当权利。

  试想,在满足设问条件的前提下,难道一定要想好了遵循什么原则,然后才去救人吗?如果情急之下,抓到了谁就先救谁,这是不合情理的吗?在能救的情况下,后救并不等于不救。那么先救谁还有那么重要吗?可见,把这个问题无限上纲到难倒人的程度,是把玩笑开得过头了。

  再试想,万一发生了不幸,最终只救上来一位,不得已眼看着另一位遇难。那么,这对于当事男子来说,会是人生中多么大的创痛和愧疚!在这种情况下,有人不是来慰问,而是来质问为什么不先救……”难道不是一种过分的无理和残忍吗?谁有这样的权利,来如此霸道地对待他人?

  于是可以发现,真正的圈套,是在言外之意中。它所营造的是这样一种情境或心理习惯:有人可以自命站在真理和正义的制高点,随时用自设的规则去评判和指导别人,却根本不顾及当事人的实情和感受。有了这种特权,可以做到别人怎么做都不对,自己则怎么做都有理。这种自信得霸气十足的心理和思维习惯,在哲学上就叫价值独断主义,是一种严重病态的价值观。

  在价值独断主义的语境下,人们常常生活于各种对抗的强迫性语境之中,遭遇怎么做都不对的指责,最终使人失去自己。所以,我们需要一场价值解放。马克思说: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。在文化和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,所谓价值解放,就是把价值判断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地归还给实际的主体。只有具体的主体身份清楚,权责到位,各自担当,才是解决纷争的出路。相反,如果主体错位,或规范混淆,标准颠倒,就必然增加梳理不清的纠葛。这既是理解执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前提,也可以成为一种解决纠纷的可行之道,还应成为研制和改进社会规范体系的依据。

  价值解放有助于人们体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,从而清醒地找回人自己,更有助于构建人人平等”“各得其所”“和而不同”“公正和谐的社会。

  (李德顺、温泉,作者分别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、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)

 

上一篇: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的基本经验 下一篇: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“两山”理论